观三袁墓园记

来源:沙公南项目部 后鹏 日期:2018-07-12 00:00:00 浏览次数:

打印

燕地寒,花朝节后,余寒犹厉。冻风时作,作则风沙走砾。局促一室之内,欲出不得。每冒风驰行,未百步辄返。”昔日于语文课本上读到袁宏道的《满井游记》,只觉作者不拘一格,发人所不能发,然对其印象仅限于课本上的简单介绍。今逢建党节,沙公南项目部组织党员活动,机缘巧合之下,来到作者墓园,感受其人生,其形象于心中更加丰富立体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荆州公安孟家溪镇东两公里,为明朝著名文学家袁宗道、袁宏道、袁中道三兄弟之家乡。三袁皆为万历朝进士,民间曾有“一母三进士,南北两天官”之誉。桂花台高约四米,宽约六米,相传为三袁的祖父为观赏风景、纳凉休憩而修筑的土台,上有一桂花树,故名“桂花台”。台右有一名为摆脚堰的水塘,相传为三袁之母劳作回来洗脚之地。台东南不远有一荷叶山,系袁宗道、袁中道之墓园,朱门白墙,飞檐斗拱,中间一大门,两侧各一小门,题有“荷叶山高人间锦绣长眠二,公安派远天下文章独占三”之词。墓园占地25亩,整个墓园呈现古朴、庄重、宁静、祥和的园林风格,基本呈现出“桥木千章,山之苍苍,水之晶晶,树之森森”的历史原貌,为一处集凭吊先贤、文物保护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永久性人文景观。

    置身于这庄重祥和的墓园,看着碑上所刻“三袁简介”,时光仿佛在迅速倒退,来到了四百多年前。在湖北公安县长安里长安村(今公安县孟家溪镇三袁村),有一户姓袁的人家,家中有三兄弟——宗道、宏道、中道,他们在文学创作上都主张不受俗套约束,追求个性的张扬和自然、真实、清新的文风,以仁山智水的人文襟怀、领异标新的创作思想,在复古成风的晚明文坛独树一帜,创立了文学革新的重要流派——公安派。其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革新精神不仅一扫剽窃蹈袭、复古倒退的文风,而且对后世几百年思想文化历史以至“五四”新文化运动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。

    就是这片“抱郭桃李红白,平田麦菜青黄”的土地,孕育了三袁的“性灵”。尽管时代更迭、岁月变迁,那些有形的文化遗产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,但刻在人们心中的无形的文化是抹不掉的。“三袁”兄弟的躯体早已灰飞烟灭,但他们所倡导的“独抒性灵,不拘格套”的文学主张却影响了几百年。凡是为人们做了好事的,人们不会忘记他,人们有自已所爱,有自已的选择,这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。

   “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。”历史的天空风起云涌,五千年的变幻与沧桑,多少平庸的人被匆匆时光淹没了足迹,成为无名的过客,而提倡文学革新的三袁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星,闪耀着炫目的光芒。借古鉴今,今天的社会提倡创新,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,而它同样也是个人进步的灵魂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抓创新就是抓发展,谋创新就是谋未来。不创新就要落后,创新慢了也要落后。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,正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,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。因此,学习,学习,再学习是创新的必备条件,诸君以为否?